民事诉讼前被告财产转移怎么办
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1-05-08 观看:
民事纠纷中有一大难题:民事诉讼前被告财产转移怎么办?这种行为会导致原告满心欢喜拿到胜诉判决后,却发现没有没有(去掉)财产可以执行的尴尬情形。执行难一直是令人头疼的问题,需要原告提高警惕,注意留意被告的“动作”,保留被告财产信息情况,便于后期执行。
面对民事纠纷中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申请法院进行财产保全。法院对于有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给当事人造成其他损害的。可以根据申请对其财产进行保全或做出限制;就算是当事人没有申请,法院也可以依职权进行保全。申请保全要同时向法院提供担保,这样不至于当事人乱保全,导致另一方当事人产生被冻结财产的损失。情况紧急的时候,法院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并立即执行。
在民事纠纷中,申请保全有三种:
一是诉前财产保全。民事纠纷中,如果你发现被告正在转移财产,你可以先向法院立案部门提起诉前保全,一旦法院采取了相应的保全措施,要记得三十日内起诉,否则保全会被依法解除的。
二是诉中财产保全。民事纠纷中,如果你在起诉后发现被告态度消极,甚至拒绝应诉,也许这时候被告已经开始打自己的如意算盘了。此时的保全需要向承办法官提出,如果申请符合法律规定,法院同样会尽快采取保全措施的。
三是执行前保全。民事纠纷中,这是一种特殊情况,指的是判决生效后,原告发现被告为了规避执行具有隐匿、转移财产的行为,但因为案件尚未进入执行程序,原告无法向执行法官申请查封被告相应财产,故设立此种制度,以保护债权人合法权益。不过请记住,务必在判决书确定的被告履行期间届满后五日内申请执行,否则保全措施会被依法解除。
民事纠纷中被告隐匿、转移财产的情况较为常见,原告需提高警惕,时刻关注被告财产状态,如果遇到相关法律纠纷,可以咨询委托专业律师,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