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亲属包括哪些
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1-06-18 观看:
中国人一向重视“家庭”在个人成长过程中的作用,所以有“天下之本在家”之说。千千万万个家组成一个国家,而家人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近亲属包括哪些人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以法典的形式对亲属加以规定,统一了亲属的定义与范围,对亲属间的人身关系、财产关系有重大意义。
一、民法典规定的近亲属包括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四十五条规定:第一千零四十五条亲属包括配偶、血亲和姻亲。
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
配偶、父母、子女和其他共同生活的近亲属为家庭成员。
二、近亲属之间权利义务关系
(一)婚姻关系
《民法典》第1048条规定,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二)抚养与赡养关系
《民法典》第26条规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义务。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监护人的确定顺序与亲属关系的远近有关,未成年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先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担任监护人;其次是兄、姐;再次是其他近亲属。
(三)继承关系
根据《民法典》第1127条规定,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
《民法典》第1128条规定了代位继承:其中包括第一顺序继承人中子女先亡的代位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中兄弟姐妹先亡的代位继承。同时规定,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综上,《民法典》中的近亲属仅指自己的配偶及直系三代血亲。亲情可贵,家是温暖的港湾,无论时代如何变化,无论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对一个社会来说,家庭的生活依托都不可替代。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就中国人的传统生活习惯而言,绝大多数的中国人都还是生活在家庭之中。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审核: 冯 昱
编辑:赵森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