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

搜索

“未保法”新规颁布,来看看都有哪些亮点

来源:北京冠领律师事务所  时间::2021-05-31  观看:
  2021年6月1日起,修订版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将开始实施,与旧版相比,新规进行了很大幅度的修订,条文从72条增加至132条,充实了很多内容,增加了大量明确而具体的规定,那么这其中又有哪些亮点呢?
  区别于旧版“未保法”,新规在各方面强化了学校、家庭及各个单位的责任制度,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增设了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准入制度和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强制报告制度,这两项制度将从源头避免未成年人遭受侵害。
  国外对于实施过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人员的信息披露制度也早已有之。以美国为例,很多州都在FBI(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英文缩写)指导下建立了性侵人员数据库,向公众开放,公众可以轻易地知道自家周边有没有住着这类曾经犯过性侵罪名的人,对于获得假释的性侵儿童罪犯,多个州的警方还要求他们佩戴GPS脚环,并且不允许进入学校、游乐场等场所,更不可能获得学校、幼儿园、儿童看护之类的工作机会。
  不同于其他犯罪行为,侵害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再犯率高,且因为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往往都发生在家中、学校等隐蔽场所,罪犯有时还是孩子身边的熟人,因此我国新版“未保法”规定:国家建立性侵害、虐待、拐卖、暴力伤害等违法犯罪人员信息查询系统,向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提供免费查询服务。对密切接触未成年人行业从业人员增加了行业准入制度,避免实施过侵害未成年人行为的犯罪分子进入相关行业。
  另外,由于未成年人防范意识薄弱,年幼的孩子对于侵犯自身的犯罪行为较难识别,导致无法报案或采取合适反抗手段。警方难以发现犯罪行为,又何谈制裁犯罪者呢?因此,新版“未保法”增加了发现未成年人权益受侵害时的强制报告制度,从而有效地预防,尽早地发现犯罪行为,及早干预也是避免造成更大伤害的重要手段。国家机关、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密切接触未成年人的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作为履行强制报告制度的责任人,未履行报告义务造成严重后果的,也将面临相应的处罚。例如将由上级主管部门或者所在单位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同时,新版“未保法”还强化了住宿经营者保护未成年人的责任,要求旅馆、宾馆、酒店等住宿经营者接待未成年人入住,或者接待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共同入住时,应当询问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入住人员的身份关系等有关情况;发现有违法犯罪嫌疑的,应当立即向公安机关报告,并及时联系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另外,新修订的“未保法”还增设了“网络保护”的章节,我国现行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制定于1991年,受限于年代,其难以预料到现如今的网络发展水平。针对现今未成年人沉迷网络及容易受到网络不良信息的诱导等现象,新版“未保法”做出规定:网络产品的服务提供者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诱导其沉迷的产品和服务。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
  除上述之外,新版“未保法”针对防治校园欺凌和呵护“留守儿童”方面也对学校和监护人的职责做出了更为严格的规定,同时还明确了国家监护制度,作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兜底条款。
  少年强则国强,在未成年人保护方面,新版“未保法”将整个社会的力量都动员了起来,织成了一张严密的保护网,为未成年人的成长撑起了一片更为安全的天地。
  撰稿: 赵 静
  类型: C类稿
  编辑:赵森岱
  审稿:张冠彬
 

相关推荐

联系我们CONTACT US

 您的姓名:
 您的电话:
 案件简述(最多500字)

官方咨询热线:4008789888(24小时)

邮箱:69576000@qq.com

邮编:100052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外大街10号庄胜广场中央办公楼北翼15层